作者: 張紅艷 來源: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 2025-08-12 09:01
暑期,牡丹區實驗小學一年級學生竇梓瀾和往常一樣換上足球鞋,在專業老師的帶領下來到學校的操場,為接下來的足球訓練做熱身。“學了有小半年,很喜歡這項運動,老師說還有比賽,希望能被選上。”竇梓瀾說。
這個暑期,足球、籃球、游泳等校園體育賽事在菏澤大地上火熱上演。
與蓬勃發展的校園體育相比,菏澤競技體育更是交出了一份“全省有地位、全國有影響”的答卷:2024年至今,我市參加省級及以上賽事獲得205金、169銀、213銅。先后承辦全國青少年武術散打錦標賽暨山東省選拔賽、中國中學生攀巖錦標賽、中國大學生攀巖錦標賽、山東省男子武術散打錦標賽等省級以上競技賽事十余場。
校園體育、競技體育“雙線開花”、競相發展,秘訣何在?日前,記者走進市教體部門和部分學校進行采訪。
資源下沉 激發校園體育活力
“我喜歡橄欖球這個運動項目,感覺很酷。”成武縣第一中學橄欖球隊隊員王奧鵬說,他練習橄欖球3年多了,實現了學習、運動“兩不誤”。每天下午5時,成武縣第一中學的操場上各類體育運動競相開展,然而最搶眼的當屬橄欖球項目。2024年,該中學男子橄欖球隊取得了山東省七人制橄欖球冠軍賽第二名。
“省內開展橄欖球運動項目的學校并不多,這項運動之所以能走進我們學校,多虧了市、縣兩級教體部門的大力支持。”成武縣第一中學男子橄欖球隊負責人何洋告訴記者,“體教融合”倡導優質體育資源下沉,學校抓住機會積極申請,于2023年6月組建了男子橄欖球隊。目前橄欖球隊隊員已發展到100余人,由專業教練執教,訓練和外出比賽等費用均由學校和上級教體部門承擔。
暑假托管服務期間,鄄城縣舜泰學校擺放著各種體育器材供學生使用,籃球、足球、乒乓球等多項體育運動同時開展。“學校體育教師參與學生訓練的同時,還邀請鄄城縣教體局體育中心的專業教練對學生進行指導。”鄄城縣舜泰學校校長李景波表示,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選擇,不僅可以滿足學生不同的體育興趣愛好,也是激發校園體育活力的有效途徑。
我市開足上好體育課,為學校建設體育場館、增添新式體育器材,鼓勵學校引進專業人才,匯聚成強大合力,推動校園體育蓬勃發展。更多孩子在校園鍛煉了身體、找到了興趣、激發了潛能。
教體牽手 競技體育動能強勁
2024年8月,菏澤市體育運動學校輸送的運動員孟令哲斬獲巴黎奧運會男子古典式摔跤項目130公斤級銅牌,創下中國摔跤隊該級別的歷史最好成績。
回溯孟令哲與體育的結緣,菏澤市體育運動學校再次進入人們的視野。“當年要不是全市各學校大門敞開,我根本沒有機會發現孟令哲這個好苗子,感謝各學校對我們體校招生工作的支持。”正如菏澤市體育運動學校宋大鵬教練所言,全市中小學及幼兒園是體校招生的“大本營”。李方慧、李玉娟、許華偉、劉威、王馳……這一個個在國內國際大賽中屢獲佳績、為家鄉菏澤增光添彩的體育名人,都是我市“體教融合”結出的碩果。
今年,市教體局下發了《關于開展2025年青少年競技體育后備人才選材工作的通知》,10余名教練員深入各中小學校,深度發掘競技體育后備人才。
我市創新性開展“武術+”工作,開展以“足球進武校”為代表的“武術+”改革試點,9所中小學獲批國家級“武術進校園”試點單位。全市共有9個項目被評為山東省優秀運動隊后備人才基地(2025-2028),其中二類基地6個,三類基地3個。
“下一步我們將在青少年體育賽事體系上發力,完善市、縣、校三級體育賽事體系,每個學校結合實際開展至少2項校內聯賽,推動實現人人有項目,班班有活動,校校有特色,月月有比賽。”市教體局局長楊彬表示,完善體育賽事體系建設的同時,還將加強后備人才基地建設,積極開展體育后備人才基地、體育運動項目傳統特色學校創建,進一步建立獎補機制,形成優秀運動員定向輸送、梯隊培養的“一條龍”體育后備人才培育體系,推動“體教融合”結出更多碩果,為“教體強市”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記者 張紅艷 通訊員 趙柯 魏海政